suncitygroup太阳集团

suncitygroup太阳集团
  • 首页

    Home

  • 太阳集团概况

    Profile

    • 太阳集团简介
    • 院长寄语
    • 机构设置
    • 现任领导
    • 行政服务
  • 人才培养

    Training

    • 本科生培养
    • 研究生培养
    • 实践教学
    • 精品课程
    • 学生就业
  • 师资队伍

    Faculty

    • 全部教师
    • 人才招聘
  • 学工之家

    Student

    • 学生天地
    • 学生组织
    • 规章制度
    • 学工队伍
    • 学生风采
  • 科研实训

    Research

    • 科研平台
    • 科研团队
    • 实验教学中心
    • 校企合作
  • 党建引领

    Party

    • 组织概况
    • 专题学习
    • 党务公告
    • 党建品牌建设
  • 创新实践

    Practice

    • 赛车工作室
    • 无人配送基地
    • 地铁共建站
  • International Exchange

    Cooperation

    • International Teacher Exchange
    • International Students Exchange
    •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s
  • 首页
  • 太阳集团概况
    • 太阳集团简介
    • 院长寄语
    • 机构设置
    • 现任领导
    • 行政服务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培养
    • 研究生培养
    • 实践教学
    • 精品课程
    • 学生就业
  • 师资队伍
    • 全部教师
    • 人才招聘
  • 学工之家
    • 学生天地
    • 学生组织
    • 规章制度
    • 学工队伍
    • 学生风采
  • 科研实训
    • 科研平台
    • 科研团队
    • 实验教学中心
    • 校企合作
  • 党建引领
    • 组织概况
    • 专题学习
    • 党务公告
    • 党建品牌建设
  • 创新实践
    • 赛车工作室
    • 无人配送基地
    • 地铁共建站
  • International Exchange
    • International Teacher Exchange
    • International Students Exchange
    •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s
学工之家
  • 学生天地
    • 团学风采
    • 青马工程
    • 社会实践
    • 学生活动
    • 竞赛风采
  • 学生组织
    • 学生会筹备组
    • 志愿者联合分会(筹)
    • 院职业发展协会
    • 二级心理辅导站
  • 规章制度
  • 学工队伍
  • 学生风采
    • 优秀代表
    • 荣誉殿堂
    • 生涯分享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工之家
>
学生天地
>
社会实践
>
正文
无由持香露,寄与爱茶人——“推动非遗转化为文化生产力,促进乡村振兴”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2024/04/09 16:58:15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新辉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对民族文化自信的一种表现。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习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寻芳迹团队按照“弘扬文化自信→发掘非遗文化→研究文化生产力→推动乡村振兴”的逻辑思路,通过实地考察进一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传统文化中发掘乡村振兴的持久动力,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的转化模式。并结合学院的专业内容,坚持“文化软实力+交通硬实力”结合,不仅对非遗文化有了更深一步的探讨和思考,也增强了自身的专业自信。

上下五千年历史,中华文化绵延不绝,历史长河中可寻觅诸多先贤智慧结晶。但随着时间流淌,许多非遗手工艺也因各种不可抗力逐渐消逝,“寻非遗芳馨事迹,求匠心守艺之道,悟中华文化之美”正是寻芳迹的品牌理念。秉承“茶香芳解郁,寻访茶乡故事,寻觅爱茶人”的宗旨,由来自suncitygroup太阳集团2020级物流专业陈煜琪、吴文婷、刘亚婷、黄佳纯、李均阳和商学院2020级国际商务专业朱桦组成的寻芳迹团队,于2022年暑期前往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凤凰镇,开启凤凰单丛的寻茶之旅。


图1 寻芳迹团队logo


图2 团队到达潮汕站

01 初识凤凰镇,采访驻村干部

凤凰镇隐没于乌岽山中,路途遥远,团队搭乘高铁至潮汕站又驱车近三小时才得以抵达。为了初步了解凤凰单丛茶,第一站,我们前往了潮州凤凰单丛茶博物馆。古老的潮汕建筑糅合宋代装修风格的茶博馆内陈列着凤凰单丛茶的前世今生,徜徉其中,我们了解了凤凰单丛茶非遗制作工艺中的几大步骤:采青、晾青、浪青、杀青、蹂捻、烘焙。

图3 团队参观凤凰单丛茶博物馆

根据茶博馆中展示的资料,我们可以窥见如今凤凰镇的茶产业已是颇具规模,村民也因凤凰茶受益从而致富。为进一步了解凤凰茶推动乡村振兴的方式,我们采访了中山市人社局驻下铺村第一书记——李雄基。政府对于凤凰镇的定位是“以茶带旅,以旅旺茶”,结合当地优势,大力发展茶产业,挖掘背后的非遗文化,吸引更多的人喝凤凰茶、来凤凰镇,从而多方位推动凤凰镇致富,以此实现乡村振兴。

图4 团队与中山市人社局驻下铺村第一书记李雄基合影

02 采青皆爱颜色好,茶香方识匠人心

嗅得满镇的茶香、见识了遍山的茶树,对于凤凰镇有了一定的宏观认知后,寻芳迹团队第二日开启了非遗工艺与产业发展状况的探索。我们前往潮州市茶农协会,采访了茶农协会秘书长韦彩霞女士,她也同时向我们引荐了几位大学毕业回乡创业的“新一代茶农”。在一些交谈后,最深刻的感受大抵是“握指成拳,合力致远”。凤凰单丛茶的非遗制作工艺之所以代代相传没有遗失,是因为凤凰人深刻明白茶树对自己的重要性,凤凰人民几乎从小就会从父辈那里学习制茶工艺并将茶“融进自己的DNA里”。而凤凰镇的茶产业发展至今并非是一家一户单打独斗,而是整个镇子上的村民团结一致,互相帮扶才有了今天。因为非遗传播没有断代,团结发展、握指成拳也使得凤凰单丛越做越好,吸引着更多的年轻人学成后选择回到家乡继承家业,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

图5 团队与“茶王”韦彩霞女士进行交谈

图6 团队与韦彩霞在潮州市茶农协会合影

当日下午,我们采访了“凤凰单丛第一人”黄柏梓老先生的孙女黄安嫚。在与黄安嫚的交谈中,我们了解到了黄柏梓老先生生前与凤凰单丛的诸多事迹,以及老先生对于凤凰单丛的认知。如今,黄安嫚也接过黄爷爷的衣钵,在凤凰单丛茶的领域继续发光发热,将这条路延续得更远。下午的访谈,我们不仅感受到非遗在一家一户中传播的生命力,也领悟到凤凰单丛茶产业可以发展到当下程度的另一个原因:有这么一位甚至一群对凤凰单丛充满敬畏与热爱的匠人,以包容谦逊的态度,日复一日地学习非遗的手艺,传播非遗的文化,因为爱得热烈才能让手中这杯凤凰单丛香得如此纯粹!

图7 团队与凤凰单丛的非遗传承人黄安嫚女士进行交谈

图8 黄柏梓先生所撰写的《凤凰地论注释》

03 精益求精,开拓进取

如果说前两日的旅程充满了古色古香,那么第三日的旅程,就能深刻感受到凤凰人在新时代振兴茶产业上付出的努力。上午我们采访了广东茗馨汇茶企的老板黄凤泰先生,从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中青年一代在凤凰镇创新创业的精神,不论是早期创办茶企扩大生产规模、还是为了提高生产力改良制茶机器推进制茶现代化,无不体现了以黄凤泰先生为代表的一群人在追求茶叶高质量的同时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晚上,我们与制茶大师林伟周老先生的见面更加让人感慨,老先生一生获得的荣誉奖励无数,但是最值得他骄傲的是年轻时他抢先将“凤凰单丛”的商标注册并送给了凤凰镇的人民,让凤凰镇的人民可以放心做茶,做好茶。这不仅是老先生在自己年轻时打赢的凤凰镇非遗产业商标保卫战,也恰恰体现了老先生“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的宏大格局。最后一天的行程,我们感受到了一代一代的凤凰人在自己当时所处的时代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实现对凤凰单丛的守护与发展。

图9 团队与广东茗馨汇茶业创始人黄凤泰先生进行交谈

图10 团队与黄凤泰在广东茗馨汇茶业合影

图11 团队与潮州单丛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南馥茶业负责人林伟周先生进行交谈

图12 奇香四溢的凤凰单丛

04 强化青年社会责任,践行时代使命担当

团队成员在本次活动中,主要通过走访非遗传承人、撰写人物专访、拍摄非遗工艺纪录片、制作影集等方式进行学习和产出,既达成了一种双向的宣传效果,也为团队了解凤凰镇添砖助力。另外,团队还结合成员所学专业知识,对当地茶产业的发展进行了一定的分析与总结。

图13 今日头条发表系列人物专访

图14 《凤凰茶山客》纪录片、团队vlog

图15 《薪火试新茶》影集

在凤凰镇之旅结束后,团队还前往深汕合作区针对茶产业发展进行了调研,向村委茶商提出一份详细的调研报告和后续开发大安村茶叶品牌的可行方案,为传统茶叶种植销售模式打开新思路,并且荣幸被深圳特区报记者采访后登报团队的相关事迹。

图16 《深圳特区报》报道

三下乡行程结束,寻芳迹团队收获颇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保护非遗文化遗产,就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和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如何让非遗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文化转变为文化生产力,推动城乡经济发展,成为社会的一大关注点。而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通过深入了解后需要对此问题有进一步的探讨与思考,从而提出解决方案,同时我们寻芳迹团队也会将本次调研成果整理成文章视频对外输出,为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出一份绵薄之力量。



友情链接:
  • suncity太阳新城
  • 教务部
  • 招生办公室
  • 科研与校企合作部
  • 图书馆
  • 实验室管理系统

Copyright @ suncitygroup太阳集团(MACAU)官方网站-BEST PLATFORM 版权所有 粤ICP备16106131号

地址: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兰田路3002号
邮政编码: 518118

联系电话: 0755-23256284, 招生咨询专线: 0755-23256259

学院邮箱: utl@sztu.edu.cn
suncity太阳新城公众号
SZTU交物君公众号
Copyright @ suncitygroup太阳集团(MACAU)官方网站-BEST PLATFORM 版权所有 粤ICP备16106131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