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学生比赛竞赛获奖情况一览表如下所示。
日期 |
主办单位 |
赛事名称 |
获奖同学 |
获得奖项 |
2020/11/24 |
中国商业经济学会 |
2020“链战风云”全国大学生智慧供应链创新创业挑战赛 |
李均阳、邱文颖等 |
三等奖 |
2020/11/24 |
中国商业经济学会 |
2020“链战风云”全国大学生智慧供应链创新创业挑战赛 |
郭哲伦、齐小芮等 |
三等奖 |
2021/4/1 |
suncity太阳新城 |
第二届suncity太阳新城交通运输科技大赛 |
李凯城、杨志浩等 |
一等奖 |
2021/6/15 |
中国商业联合会 |
2021年“链战风云”第四届全国大学生智慧供应链创新创业挑战赛 |
陈昊、张浩等 |
三等奖 |
2021/7/1 |
suncity太阳新城 |
2021年suncity太阳新城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赛 |
黄显淞、孙南茜等 |
铜奖 |
2021/7/15 |
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 |
“智联友道杯”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交通运输科技大赛 |
李凯城、孙南茜等 |
优胜奖 |
2021/10/1 |
suncity太阳新城 |
suncity太阳新城2020-2021学年“挑战杯”系列竞赛(学术赛道)校赛决赛 |
刘晓玲、何彦乐等 |
三等奖 |
2021/10/17 |
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全国新职业技术技能大赛供应链管理师广东省选拔赛暨2021年广东省“川流杯”供应链管理师职业技能竞赛本科组团队 |
邓泳忠、胡倚榕等 |
优秀奖 |
2021/10/17 |
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全国新职业技术技能大赛供应链管理师广东省选拔赛暨2021年广东省“川流杯”供应链管理师职业技能竞赛本科组团队 |
林洁、蔡幸洳等 |
优秀奖 |
2021/10/17 |
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全国新职业技术技能大赛供应链管理师广东省选拔赛暨2021年广东省“川流杯”供应链管理师职业技能竞赛本科组团队 |
李雪盈、刘可欣等 |
优秀奖 |
2021/12/3 |
中国物流生产力促进中心 |
2021“百蝶杯”第七届全国大学生物流仿真设计大赛总决赛 |
曾杨源、曾环涛等 |
二等奖 |
2022/3/1 |
suncity太阳新城 |
第三届suncity太阳新城交通运输科技大赛 |
黄显淞、钟梓民等 |
三等奖 |
2022/6/1 |
中国商业联合会 |
2022年“链战风云”第五届全国大学生智慧供应链创新创业挑战赛 |
郑雅元、黄伊雯等 |
二等奖 |
2022/6/1 |
中国商业联合会 |
2022年“链战风云”第五届全国大学生智慧供应链创新创业挑战赛 |
邓泳忠、关逸潼等 |
三等奖 |
2022/7/5 |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
第三届全国供应链大赛本科组赛道 |
娄佳琪、吴国亮等 |
三等奖 |
2022/7/5 |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
第三届全国供应链大赛本科组赛道 |
邓泳忠、关逸潼等 |
三等奖 |
2022/12/1 |
suncity太阳新城 |
2022年suncity太阳新城“聚龙杯”创新创业大赛(创业训练类) |
郑锦权、向天宇等 |
三等奖 |
2022/12/1 |
中国物流生产力促进中心 |
2022“百蝶杯”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物流仿真设计大赛 |
许湘楠、陈丽等 |
三等奖 |
2023/5/16 |
中国商业联合会 |
2023年“链战风云”第六届全国大学生智慧供应链创新创业挑战赛 |
吴锦莹、吴国亮等 |
二等奖 |
2023/5/28 |
中国商业联合会 |
2023年“链战风云”第六届全国大学生智慧供应链创新创业挑战赛总决赛 |
吴锦莹、吴国亮等 |
铜奖 |
2023/6/11 |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
第四届全国供应链大赛本科组赛道 |
黄佳纯、陈艾云等 |
一等奖 |
2023/6/11 |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
第四届全国供应链大赛本科组赛道 |
李恩妮、林芳如等 |
三等奖 |
2023/7/1 |
suncity太阳新城 |
2023年suncity太阳新城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赛 |
陈泽亮、郑锦权等 |
优胜奖 |
2023/7/1 |
顺丰速运(惠州)有限公司 |
2023年顺丰粤东区“乡村振兴 直播助农”高校电商直播大赛 |
郑集泓 |
金奖 |
2023/7/1 |
顺丰速运(惠州)有限公司 |
2023年顺丰粤东区“乡村振兴 直播助农”高校电商直播大赛 |
姚文聪 |
金奖 |
2023/7/1 |
顺丰速运(惠州)有限公司 |
2023年顺丰粤东区“乡村振兴 直播助农”高校电商直播大赛 |
龙红莲 |
金奖 |
2023/7/1 |
顺丰速运(惠州)有限公司 |
2023年顺丰粤东区“乡村振兴 直播助农”高校电商直播大赛 |
黎顺发 |
金奖 |
2023/7/1 |
顺丰速运(惠州)有限公司 |
2023年顺丰粤东区“乡村振兴 直播助农”高校电商直播大赛 |
卢智滨 |
金奖 |
2023/7/1 |
suncity太阳新城 |
2023年suncity太阳新城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赛 |
郑锦权、向天宇等 |
优胜奖 |
2023/7/16 |
中国创造学会 |
2023年全国大学生商科综合能力大赛全国总决赛 |
苏少春、黄仁可等 |
一等奖 |
2023/10/30 |
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大数据专委会、北京大数据协会 |
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大数据分析技术技能大赛Excel数据分析赛项本科组广东省赛区 |
陈清华 |
一等奖 |
2023/10/30 |
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大数据专委会、北京大数据协会 |
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大数据分析技术技能大赛Excel数据分析赛项本科组广东省赛区 |
徐焱焱 |
二等奖 |
2023/10/30 |
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大数据专委会、北京大数据协会 |
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大数据分析技术技能大赛Excel数据分析赛项本科组广东省赛区 |
吴雪玲 |
三等奖 |
2023/10/30 |
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大数据专委会、北京大数据协会 |
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大数据分析技术技能大赛Python数据分析赛项本科组广东省赛区 |
阎雨宸 |
二等奖 |
2023/11/22 |
中国物流生产力促进中心 |
2023“百蝶杯”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物流仿真设计大赛 |
吴锦莹、李恩妮等 |
二等奖 |
2023/11/22 |
中国物流生产力促进中心 |
2023“百蝶杯”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物流仿真设计大赛 |
黄舒宇、刁梦玲等 |
二等奖 |
2024/5/20 |
中国商业联合会 |
2024年“链战风云”第七届全国大学生智慧供应链创新创业挑战赛 |
吴锦莹、林怡希等 |
三等奖 |
2024/5/20 |
中国商业联合会 |
2024年“链战风云”第七届全国大学生智慧供应链创新创业挑战赛 |
马志盛、易中天等 |
三等奖 |
2024/6/23 |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学会 |
2024年第五届全国供应链大赛 |
马志盛、温培根等 |
三等奖 |
2024/6/23 |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学会 |
2024年第五届全国供应链大赛 |
王国全、杨振强等 |
三等奖 |
2024/12/8 |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学会 |
2024全国供应链大赛商贸供应链运营赛国赛 |
马志盛、黄宇辰等 |
三等奖 |
2024/11/1 |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学会 |
2024全国供应链大赛商贸供应链运营赛省赛 |
马志盛、黄宇辰等 |
一等奖 |
2024/5 |
suncity太阳新城 |
suncity太阳新城第五届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 |
张晓其、卢锦丽等 |
三等奖 |
2024/8/24 |
ICTTS 2024组委会 |
ICTTS 2024最佳论文奖 |
韩鹏飞等 |
最佳论文奖 |
2024/5/26 |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
2024长春国际汽车城一汽物流杯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 |
张晓其 |
优胜奖 |
2024/7 |
suncity太阳新城 |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suncity太阳新城校赛 |
韦东延、何佳泓等 |
铜奖 |
2025/8 |
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组委会 |
第27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国赛 |
韩鹏飞、王方梅 |
二等奖 |
2025/7 |
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组委会 |
第27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省赛 |
韩鹏飞、王方梅 |
二等奖 |
2025/8/30 |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
2025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 |
周群智、林洁等 |
三等奖 |
2025/8/30 |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
2025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 |
陈景琪、魏美娟等 |
二等奖 |
2025/6/22 |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学会 |
第六届全国供应链大赛商贸供应链运营赛项本科组国赛 |
马志盛、吴晓欢等 |
一等奖 |
2025/5 |
suncity太阳新城 |
2025年第六届节能减排校赛校内选拔赛 |
曹文斌、周子轩 |
二等奖 |
2025/7/25 |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
2025第十七届“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杯”全国大学生电工数学建模竞赛 |
韩鹏飞、王方梅 |
三等奖 |
(部分证书展示如下)
根据本专业以交通运输工程为主干,融合控制、机械、通信、经济、管理、计算机等学科的复合型特点,经过调研与论证,确定本专业的专业建设目标为:2023年建设成为广东省一流专业;打造一支具有国际化视野、产学研融通的高水平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优化课程设置、革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丰富实践环节,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工匠精神的高水平工程师、设计师等高端应用技术型人才。与市场充分接轨,面向我国特别是粤港澳湾区当前交通运输行业人才需求,开设城市轨道交通、智能交通与智慧城市等两个专业方向,培养适应现代城市综合交通体系需要的交通运输专业人才。
以交通运输工程为基础,融合机械、控制、计算机、信息等相关交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掌握交通运输工程及其相关交叉学科领域技术和方法,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较强创新意识以及终身学习、环境适应和团队协作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专门应用型人才,以满足现代城市综合交通企事业单位人才需求,契合suncity太阳新城应用型工程人才的培养要求和办学理念。 本专业的培养特色主要有: 1、多学科融合、夯实理论基础,通过多学科领域知识的传授,训练学生的多角度、创新性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交通运输领域复合型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2、产学研合作、贴近应用需求,专业和深圳地铁合作共建城市轨道交通学院,和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深圳交控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共同培养交通运输专业的人才; 3、国际化交流、开阔行业视野,针对我校国际化办学的定位,以及与德国国家合作的办学特色,设置德语作为学生的必修外语课,实行进阶式和模块化教学模式。此外设置国际课程学分以及学生海外学习机会,培养学生多元化和开放性的思维。
教育层次、学制和修业年限:本专业的教育层次为本科。学制4年。 构建课程体系:本专业建立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动态调整机制,在学校教务处的指导下定期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论证与修订。在方案制(修)订过程中,首先对国内外知名交通运输企业的人才需求、产业发展状况进行充分调研,掌握社会区域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专业的人才需求及学生目标就业岗位情况;然后在行业企业专家的帮助下对目标岗位的职业能力进行全方位的分析:最后,在研究考察了国内外著名应用型及研究型大学交通运输专业课程框架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实际,构建出具有开放大学特色的课程体系。 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符合教育部的核心课程规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注重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如实践能力、学习能力、交流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专业课程结构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部分,必修课又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专业实践课四大部分组成。 毕业和学位:本专业毕业学分为196学分。学生在修业年限内修满规定学分、 通过毕业审核,准予毕业并颁发suncity太阳新城本科毕业证书。 教学、学习模式: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根据本专业以交通运输工程为主干,融合控制、机械、通信、经济、管理、计算机等学科的复合型特点,经过调研与论证,确定本专业的专业建设目标为:2023年建设成为广东省一流专业;打造一支具有国际化视野、产学研融通的高水平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优化课程设置、革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丰富实践环节,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工匠精神的高水平工程师、设计师等高端应用技术型人才。与市场充分接轨,面向我国特别是粤港澳湾区当前交通运输行业人才需求,开设城市轨道交通、智能交通与智慧城市等两个专业方向,培养适应现代城市综合交通体系需要的交通运输专业人才。
以交通运输工程为基础,融合机械、控制、计算机、信息等相关交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掌握交通运输工程及其相关交叉学科领域技术和方法,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较强创新意识以及终身学习、环境适应和团队协作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专门应用型人才,以满足现代城市综合交通企事业单位人才需求,契合suncity太阳新城应用型工程人才的培养要求和办学理念。 本专业的培养特色主要有: 1、多学科融合、夯实理论基础,通过多学科领域知识的传授,训练学生的多角度、创新性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交通运输领域复合型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2、产学研合作、贴近应用需求,专业和深圳地铁合作共建城市轨道交通学院,和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深圳交控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共同培养交通运输专业的人才; 3、国际化交流、开阔行业视野,针对我校国际化办学的定位,以及与德国国家合作的办学特色,设置德语作为学生的必修外语课,实行进阶式和模块化教学模式。此外设置国际课程学分以及学生海外学习机会,培养学生多元化和开放性的思维。
教育层次、学制和修业年限:本专业的教育层次为本科。学制4年。 构建课程体系:本专业建立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动态调整机制,在学校教务处的指导下定期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论证与修订。在方案制(修)订过程中,首先对国内外知名交通运输企业的人才需求、产业发展状况进行充分调研,掌握社会区域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专业的人才需求及学生目标就业岗位情况;然后在行业企业专家的帮助下对目标岗位的职业能力进行全方位的分析:最后,在研究考察了国内外著名应用型及研究型大学交通运输专业课程框架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实际,构建出具有开放大学特色的课程体系。 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符合教育部的核心课程规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注重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如实践能力、学习能力、交流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专业课程结构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部分,必修课又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专业实践课四大部分组成。 毕业和学位:本专业毕业学分为196学分。学生在修业年限内修满规定学分、 通过毕业审核,准予毕业并颁发suncity太阳新城本科毕业证书。 教学、学习模式: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根据本专业以交通运输工程为主干,融合控制、机械、通信、经济、管理、计算机等学科的复合型特点,经过调研与论证,确定本专业的专业建设目标为:2023年建设成为广东省一流专业;打造一支具有国际化视野、产学研融通的高水平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优化课程设置、革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丰富实践环节,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工匠精神的高水平工程师、设计师等高端应用技术型人才。与市场充分接轨,面向我国特别是粤港澳湾区当前交通运输行业人才需求,开设城市轨道交通、智能交通与智慧城市等两个专业方向,培养适应现代城市综合交通体系需要的交通运输专业人才。
以交通运输工程为基础,融合机械、控制、计算机、信息等相关交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掌握交通运输工程及其相关交叉学科领域技术和方法,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较强创新意识以及终身学习、环境适应和团队协作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专门应用型人才,以满足现代城市综合交通企事业单位人才需求,契合suncity太阳新城应用型工程人才的培养要求和办学理念。 本专业的培养特色主要有: 1、多学科融合、夯实理论基础,通过多学科领域知识的传授,训练学生的多角度、创新性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交通运输领域复合型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2、产学研合作、贴近应用需求,专业和深圳地铁合作共建城市轨道交通学院,和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深圳交控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共同培养交通运输专业的人才; 3、国际化交流、开阔行业视野,针对我校国际化办学的定位,以及与德国国家合作的办学特色,设置德语作为学生的必修外语课,实行进阶式和模块化教学模式。此外设置国际课程学分以及学生海外学习机会,培养学生多元化和开放性的思维。
教育层次、学制和修业年限:本专业的教育层次为本科。学制4年。 构建课程体系:本专业建立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动态调整机制,在学校教务处的指导下定期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论证与修订。在方案制(修)订过程中,首先对国内外知名交通运输企业的人才需求、产业发展状况进行充分调研,掌握社会区域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专业的人才需求及学生目标就业岗位情况;然后在行业企业专家的帮助下对目标岗位的职业能力进行全方位的分析:最后,在研究考察了国内外著名应用型及研究型大学交通运输专业课程框架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实际,构建出具有开放大学特色的课程体系。 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符合教育部的核心课程规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注重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如实践能力、学习能力、交流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专业课程结构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部分,必修课又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专业实践课四大部分组成。 毕业和学位:本专业毕业学分为196学分。学生在修业年限内修满规定学分、 通过毕业审核,准予毕业并颁发suncity太阳新城本科毕业证书。 教学、学习模式: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